国家统计局9日宣布的数据表现,6月份居民消费代价指数(CPI)同比下跌2.2%,创29个月来的新低,物价的大幅回落首要是由于食物代价的下落引发,但经济回落致使需求下落正在成为影响物价的中心要素。
猪肉代价“绑架”CPI
6月份CPI2.2%的同比涨幅创下了自2010年2月份以来29个月的新低,而就在2011年7月,这一数据还曾经以6.5%的同比涨幅革新了36个月的高点。
被猪肉代价“绑架”的CPI数据,由于肉价的大幅回落而显着低落。凭据国家统计局宣布的食物代价旬度数据,客岁6月下旬猪肉代价曾经一度凌驾30元/公斤,而现在已经降到了25元/公斤下方。6月份,猪肉代价同比下落12.2%,影响居民消费代价总程度下落约0.43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以为,猪肉代价动员食物代价下落,而食物代价又对团体CPI数占有较大影响,因而物价数据在近几个月都泛起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除了猪肉代价回落,6月份菜价涨幅较5月份也泛起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冬季蔬菜作物发展周期遍及收缩,由于供应量充足,蔬菜代价比较稳定。另外,随着6月底鄱阳湖、洞庭湖以及长江、汉江流域结束禁渔期,市场供应量增加,水产代价将进一步下跌。尽管天气转热后,以猪肉为主的肉类代价小幅波动,但幅度不大。”上海曹安菜篮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康诚告诉记者。
不少市民对物价增速下落甚至环比下落感受显着。近日,济南市天桥区的市民冯静在自己的博客上晒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她6日晚从超市买回来的水果蔬菜。“茄子一共两元,香蕉一共一元二,西瓜五元,冰镇矿泉水一元,以上总计不到十元,物价真的降了。”冯静说。
食用油等逆势下跌
在食物代价总体下落的同时,也有食用油等相对影响较小的产品泛起逆势涨价现象,专家以为,现在来看,在燃料、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代价遍及泛起下跌的背景下,农产品代价的成本开始下落,虽然难免有类似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泛起涨价,但这难改变物价大势。
记者在济南一些超市了解到,近期鲁花5S一级压榨花生油率先调价,每桶售价涨至145元,下跌了12.1元。据本周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代价行情系统监测,监测数据表现,与今年4月5日相比,7月6日,全国纯花生油代价下跌8.0%,北京、山东等省市涨幅下跌凌驾10%。相比客岁同期,全国纯花生油代价同比涨幅约17%。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志华以为,花生代价下跌及开工率不足是花生油涨价的首要原因,但今年全国的花生播种面积已比客岁增加。由于食用油等产品在CPI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并没有对物价产生太大影响。
今年以来,葱、鸡蛋、蒜等农副产品代价不时冲高,但冲高的周期显着收缩,并且也未动员物价团体下跌。特别是猪肉等在CPI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食物代价依然处于低位,对稳定物价起到支撑作用。
此外,一些专家以为,夏粮的丰收和生产资料代价也都将对今后的物价起到基础性的稳定作用。其中工业品出厂代价同比增速已连续4个月为负值,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低落农副产品的成本。